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端芬镇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放弃

您现在的位置 :
2024年上半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4年8月20日在端芬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八次会议上

端芬镇人民政府镇长  叶紫云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端芬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4年上半年工作回顾

  2024年上半年,端芬镇在台山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深化“百千万工程”建设,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促进创新发展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真抓实干、勇毅向前,各项工作稳中有进。

  一、拼经济、抓项目,持续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8亿元,增速13.5%,产值完成12.6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亿元,同比增长1.43%。外贸进出口额达3.18亿元,同比增长25.68%。完成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99万元,同比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86.6万元,同比下降16.97%。

  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全速推进加快推动中太环保、江门容川厂房扩建等5个重点项目建设,上半年完成投资2.03亿元,完成全年投资计划70%。推动美固建材、江门容川饲料、共荣食品、珍香大米等企业投资5198万元增资扩产。农旅、文旅、工业招商齐头并进,成功洽谈入库招商项目9个,总投资约13亿元。

  二、快建设、优功能,全力跑出“百千万工程”“加速度”

  (一)注重蓄势赋能,凝心聚力推动项目落地

  规划引领,优化人居环境。以侨乡特色休闲旅游业和生态农渔业为主导产业,结合产业发展和“银信+红色+旅游+乡村振兴”等要素,围绕“七片区 三轴线”的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乡镇建设规划,加快形成“一库三图一书”,围绕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建立人居环境、风貌提升、公共基础设施提升等6大类23个项目。

  绘制蓝图,启动产业发展。抢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黄金期”,端芬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成功进入省土地整改与生态修复监测监管系统备案,项目采取央企全资投入的模式,解决融资难题;谋划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整理、风貌提升及历史文化保护、乡村生态保护、产业导入、基础设施提升等27个子项目。推进海口埠—梅家大院“水上观光+陆上旅游”江门市水经济试点项目,开展河岸整治,提高绿美水平,推动梅家大院船舶上落点建设。盘活闲置东陵学校,引进澳门味膳馆饮食有限公司运营华侨文化研学中心。

  (二)聚焦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农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优势,深入推进鳗鱼、大米、麻黄鸡特色产业振兴工程。持续提升端芬大米品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带动多种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上半年江联米业新生产线投产,日产达到150吨,提升2倍产能。大力做好优质水稻种植,全镇早造水稻共种植49953亩,亩产301公斤,实现历史性亩产新高,良种率100%。深化黄羽鸡科学养殖产业链,推动30栋4.5万平方米麻黄鸡养殖基地落地建设。

  培育典型,引领乡村创新镇领导班子结对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海阳村的34个自然村,开展补短板、强产业、优项目行动。推动海阳村与远宏集团深度合作,强化村企联动,盘活20亩低效用地,建设鳗鲡生态养殖美丽渔场。西廓村入选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推荐名单,塘头、西头、锦江、山底村入选江门“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推荐名单。

  富民兴村,助力村级发展。培育壮大强村富民公司,海阳铭阳公司开展海阳村农事综合服务站建设工作,寻皇、隆文、三洞强村公司积极利用生态资源,激活村级集体经济,上半年强村公司均实现营业收入。加强农村“三资”管理,上半年16个行政村的总收入达455万元,同比增长14%,其中海阳、西头等7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超15万元。

  绿美建设,绘就和美乡村。积极发动乡贤、华侨、企业家、商会参与植绿护绿行动,打造乡贤、人大代表等主题林,开展“我为家乡种棵树”“我为家乡添点绿”等活动,全镇新种植风铃、凤凰木等4569棵特色树种,实现“含绿量”“含金量”双向提升。

  (三)强化人文底蕴,推进文旅融合再上台阶

  以文塑旅,文化活力。深化“双百行动”,与星海音乐学院深度合作,五一期间举办广东音乐咖啡嘉年华,吸引了3万多人次前来打卡,旅游收入超130万元,有效链接文旅、农旅、美食等产业。利用梅家大院入口处25亩农用地,配套建设阳光玫瑰葡萄、蓝莓等智能温室大棚采摘园。

  以文促教,擦亮研学品牌。积极对接暨南大学、惠州学院、五邑大学等高校,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广东千村调查、乡村支教等活动,深挖乡村特色资源。建成汀江圩历史文化馆,提升游客深层文化体验。持续提供讲解服务,上半年梅家大院、海口埠累计接待单位、社会团体超300个、1万人次。

  以文助建,激发文明共鸣。持续推动综合文化站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端芬镇综合文化站获评省特级文化站。深入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海阳村被重点打造为台山市6条样板村之一。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动作用,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游客文明出行、理性消费、安全旅游,提升全镇文旅行业服务技能水平。

  三、保稳定、惠民生,深化练就为民服务“硬功夫”

  (一)加大保障力度,推动生活品质稳步提高

  抓实抓细,做好民政工作。镇社工站持续入户走访,走访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1636户,服务总人数2940人次,开展31次个案服务,培育志愿者16人,联动社会组织4家,链接慈善资源约2.4万元。

  优化服务,提升政务效能深化“一窗办理”服务,持续优化群众办事体验,上半年服务群众6956人次。在全镇投放19台“粤智助”,实现基层群众办事“就近办、自助办”,上半年共产生业务量19456次,服务群众13457人次。受理江门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事项223件,限时内办结率达100%。

  严格监管,保障食品安全。积极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现场督导检查工作,镇、村两级53位包保干部对373家食品生产经营包保主体逐一逐条进行督导,共检查餐饮单位29家次,学校食堂37家次,药店33家次,商超23家次,小作坊25家次,开展校园监餐13次。端芬镇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获评2023年度江门市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

  用心关怀,提质养老服务。上半年完成35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入户评估工作。端芬圩社区长者饭堂有效帮助特殊困难群体老年人解决就餐难题,累计服务2434人次,政府餐费补贴超18万元。

  (二)完善基础设施,加快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

  开展莲花坑水厂至龙山工业区段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有力提升镇村用水质量。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完成墩寨村委会水库移民片区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打造“美丽家园幸福墩寨”。强化道路安全,开展端芬镇海阳支渠桥增设非机动车道工程。用好联农带农帮扶资金,开展那泰村道路加固、莲湖村道和支庙线路灯照明、三洞环境整治等工程。

  (三)强化应急管理,安全保障工作提质增效

  大力推动三防标准化及“十合一防减救”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各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标准建设,有效提升防御应急能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辖区内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56次,共计出动158人,生产事故“零发生”。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加强镇内5个野游点的隐患治理。加强安保技防,对山塘水库、重点水域安装智能监控监测系统。

  四、促改革、抓稳定,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压舱石”

  (一)强化法治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高度重视人大政协工作,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依法执行人大决议决定,办理镇人大代表意见建议2件,会办政协提案35件。

  同时,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开展工作。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业绩,双拥优抚、档案、保密、统计等工作均取得新进步。

  (二)筑牢思想防线,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细化分解到部门、责任细化落实到个人,用好执纪监督“四种形态”,上半年立案3人,处分党员2人。坚持日常监督,对纪律执行、安全生产、农村“三资”管理、污水处理、“百千万工程”等重点工作督查45次。

  (三)巩固社会治理,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强化“三到位一处理”的信访工作机制,化解矛盾纠纷69宗,信访案件满意率100%。通过“基层发令、部门执行”机制《发令通知单》5次,部门下基层送服务13人次,有效化解群众诉求事项5件。持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塘头村获评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四)强化行政执法,提升依法行政效能

  加大科技手段在行政执法中的应用,切实提高执法效率和办案能力,应用“两平台”推进常态化执法,上半年处理行政检查案件382宗,行政处罚案件7宗。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高执法队伍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上半年通过执法证考试人员12人。

  各位代表、同志们,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委带领下团结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参与端芬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端芬镇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旅游经济带动效应还不够凸显,文旅产业业态有待开发,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配套设施不完善,接待能力不足。村集体经济仍需大力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单一,依靠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比例偏低。为此,我们必须直面挑战、勇于担当,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努力开创端芬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2024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主动融入湾区建设,切实增强经济活力、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防范化解风险,聚力建设华侨文化旅游特色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定信心,提升经济发展硬实力

  一是促进投资增量。加快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一期(2024-2026年)开展“万亩方”“千亩方”耕地连片整治、梅家大院周边配套设施、龙山工业园区扩园、医养融合中心、自来水网升级改造等11个项目,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固定资产实现应统尽统。充实项目储备,加快推动凤冠、隆文风电改造、传明联二期等项目入库,鼓励江门容川、美固建材等重点企业积极开展技术改造,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发展。三是积极培育进出口新增长点。协助星联钢网、松明科技等新投产项目解决在办理出口资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引导企业在台山报关出口,提升更多优质产品在本镇的出口量,努力打造农产品和工业产成品出口大镇。

  二、精细发展,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一是提升文旅品质。将南粤古驿道、汀江文化走廊串珠成链,加快海口埠—梅家大院“水上观光+陆上旅游”项目建设,助力水经济蓬勃发展。加强与澳门味膳馆饮食有限公司合作,将华侨文化研学中心建设为集港澳青年旅馆、葡国餐厅、澳门特产手信展示区等为一体的大湾区游客畅玩侨乡文化首站。二是强化旅游配套。在梅家大院建设汀江民宿、旅游驿站、沙滩排球基地、农产品展示中心,在端芬养护中心共建影视文化博物馆。加快推动乡村酒店、民宿、农家乐等产业发展。三是凝聚各方力量。深化与暨南大学、惠州学院等高校院所的结对合作,开展大湾区青年侨乡文化研学游;深化“双百行动”,加强与星海音乐学院合作,共建丘鹤俦广东音乐研学社。强化社会力量参与,引导商会、企业、乡贤、群团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助力乡村建设。

  三、提升质效,培优育强特色农业产业

  一是推动“鳗鱼+”特色产业,以“鳗鱼+文旅”模式,建设“生态、景观、智能、文化、科普”为一体的鳗鲡生态养殖美丽渔场。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动珍香米业扩资增容,发挥江联米业联农带农作用,不断提升端芬大米品牌,打造优质丝苗米种植示范区、加工区。三是加快麻黄鸡养殖基地建设,深化黄羽鸡科学养殖产业链。

  四、村企联建,探索合作共谋乡村振兴

  一是深化典型村培育,以典型带动乡村全面发展,利用海阳、西廓典型村辐射作用,推动全镇各村挖掘特色资源,因地制宜谋发展思路、定村庄规划、抓发展措施。加快推动寻皇乡村康养服务中心等项目落地。二是强化村企联动,以“鳗鱼+村企”模式,坚持“产业园+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联农带农,探索完善多种利益联结机制。三是搭好金融赋能的“连心桥”,通过“党建+政银(村银)+金企农”合作模式,推广“农耕宝”“乡村民宿贷(宅基贷)”,加强惠农金融政策宣传。

  五、以人为本,推动民生实事加力增效

  一是提升乡村风貌。依托“粤美乡村”规划成果,提升山底圩骑楼风貌。持续开展村庄清洁日活动,重点对海阳、西廓等典型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实施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建设一处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对国道G240大同圩53间商铺外立面进行广告、“三线”、建筑色彩整治,设置端芬文化元素遮雨棚,提升骑楼风貌;充分整合镇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室,建设集历史沿革、文化展览、群众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美丽圩镇客厅。二是提升民生福祉。新建集医疗、理疗、体检、住宿为一体的医养融合养护中心,提升养老服务。进一步完善梅家大院旅游配套设施,新增16亩的生态停车场。持续开展“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加快实施上泽至塘底、隆文至大坪田、塘口村至大墩村等9条农村公路扩宽工程。

  各位代表,实干为要,行胜于言。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奋发有为、笃行不怠,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谱写新时代美好端芬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24538邮件:ts686@126.com

政府工作报告 - 台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