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端芬镇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放弃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3年8月14日在端芬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端芬镇人民政府镇长 叶紫云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端芬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3年上半年工作回顾
2023年上半年,在台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端芬镇抢抓“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要机遇,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推动经济社会整体平稳运行,高质量完成经济发展、城镇建设、乡村振兴、社会民生等各项工作。
一、高速发展,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
工业增加值和产值大幅度增长。规上增加值完成1.84亿元,增速14.3%,完成全年任务的102%,工业产值完成11.76亿元,同比增长159.8%,工业用电同比增长108.3%。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应统尽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7亿元,同比减少9.8%。持续开展“安商暖企”行动,积极推动企业增资扩产,新建厂房扩大生产产能,推动凤冠养鸡、海大厂房扩建等5个项目入库。
外贸进出口持续增长。外贸进出口额2.3亿元,同比增长4.5%,完成全年任务的51%。继续推动远宏集团鳗鱼异地回流工作,在今年活鳗单价下调,烤鳗价格持平情况下,推动出口量增长30%,鳗鱼产品在台山出口超2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较快。完成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46万元,同比增长18%。热播剧《狂飙》持续带旺端芬镇旅游,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梅家大院、海口埠等多个旅游景点,推动我镇社消零持续增长。
财税收入稳步递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6.8万元,同比增长48.63%。大力推进财源建设,突出抓好支柱产业、重点园区、骨干企业税源培植,同时,坚持“过紧日子”,切实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用出高质效。
科技创新引领振兴产业。坚持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力促共荣食品、龙板科技2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日升餐厨、利铭高实业等5家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进大康饲料申报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助日升餐厨、江联米业申报专精特新企业,进一步提升工业企业科技研发实力。
多向发力抓好招商引资。镇招商队“敲门招商”寻新机,通过以商招商、以侨引商、以情招商等方式,累计外出广州、深圳、中山、佛山、成都等多地招商10余次,接待洽谈项目20余个,成功洽谈入库招商项目8个,涉及总投资约1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属增资扩产4个。
二、凝心聚力,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
端芬镇积极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银信+红色+旅游+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建设华侨文化旅游特色镇,着力打造“百千万工程”乡村文旅示范镇。
(一)加强领导,立好高质量发展“风向标”
强化党建引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成立“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内设6个工作专班。制定行动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结合乡镇分类办法,因地制宜,将17个村(社区)组成侨乡文旅、生态旅游、特色农业三个组团,进行差别化建设发展。
(二)明确目标,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坚持立足资源比较优势,明确产业发展定位。一方面以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重要抓手和主攻方向,做优做强文旅特色产业,提高文化资源转化效率,增强自身竞争力,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有序投入文化旅游产业。另一方面做精做强大米、鳗鱼、麻黄鸡、香水柠檬等特色主导产业,打造打响名优品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压茬推进,吹响重点项目建设“冲锋号”
加快项目建设,10个镇级重点项目中已提前完成海大江门容川饲料、传明联、逸昌混凝土和汀江书院等4个项目。50个村级项目中已完成隆文双坡村自来水管道工程、寻皇社坑村道路硬底化工程等19个项目。
(四)挂图作战,谋划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
党政班子“挂图作战”,结对落实坤顺智慧、美清幽谷、汀江书院等15项文旅农旅项目。积极引进侨资,以“侨青+侨校”的发展模式,打造庙边美湾学校咖啡文化体验基地。建设汀江书院艺术写生基地,打造华侨建筑、文化、旅游、艺术交流活动中心。丰富乡村特色民宿,新增“汶秧民宿度假村”“汀江书院”“利众情居恋屋”等3家精品民宿。
(五)特色活动,掀起文旅消费市场“新时尚”
持续提升端芬文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是年货节打响头炮,在春节期间举办喜迎兔年银信年货节,为市民及游客提供多元化旅游体验,线上线下营业额累计达到50万元以上。二是咖啡节热度升温,在“五一”劳动节期间举办遇见·“啡”常端芬第一届咖啡文化节,链接文旅、农旅、文创、美食等优势产业,接待游客人数达到6.8万人次,销售咖啡超5万杯。三是古驿道再展风采,承办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在海口埠举行省级非遗项目“九人排球赛”和“定向骑行”,推动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四是擦亮“鳗鱼宴”品牌,研发12道鳗鱼新菜式,举办鳗鱼宴品鉴会,推动“粤菜师傅”工程与本地美食文化、乡村旅游及乡村振兴相结合,助力端芬鳗鱼产业发展。
(六)产业振兴,铺就特色农业产业“致富路”
坚持农业产业优先发展,将香水柠檬列为发展“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重要产业,通过“政府扶持、能人带动”的模式种植香水柠檬,成立端芬镇香水柠檬专业合作社,走好“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目前,香水柠檬年产值突破亿元,种植面积超9200亩,带动全镇400多户村民种植。
(七)活用资源,刷亮滨海奋斗精神“红底蕴”
深入挖掘用好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盘活利用原隆文影剧院,精心打造红色大讲堂,全面提升隆文圩人居环境,建设集瞻仰纪念、爱国教育、培训学习、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滨海松苑红色教育基地。
三、完善配套,提升城乡基础设施
开展整体提质工程,完善配套服务,把乡镇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
(一)高质高效办好民生实事
以办好民生实事为引领,着力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提升民生福祉,今年十项民生实事,已完成圩镇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塘头村道路面维修工程等7个项目。端芬镇达到江门市宜居圩镇标准,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二)完善旅游观光配套设施
加快推进“侨乡圆梦,侨乡风情”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海阳村荣获江门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一是提质增亮海口埠,
升级改造海口埠游客服务中心,优化提升码头、湿地公园,建设2个滨水碧道游船服务点。二是盘活利用东陵学校,打造华侨文化研学基地,配套景区公厕、停车场,提升海口埠周边人居环境。
三是提升梅家大院旅游配套设施,升级改造梅家大院广场,加快推进汀江圩华侨近代建筑群维保工程,恢复历史原貌,打造新网红打卡点——汀江集市,盘活周边土地,建设生态停车场。加快收储梅家大院商铺,摸清底数、统一规划、分类推进、有序开发。
(三)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是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147个污水处理设备设施的运营、维护和管理。巩固提质农村“厕所革命”,新增墩寨那湾村、西头美洋村2座公厕。二是积极申请水库移民项目资金,成功申请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省级示范项目,提升墩寨九迳村、那梅村等5条村的人居环境。三是加大治水力度,镇各级河长巡河次数全面达标,综合排名位于全市前列,开展专项检查整改问题37宗,核查“四乱”遥感图斑79宗。四是促进林业健康发展,落实林长责任制,严格开展各级林长巡逻山林工作,全面排查森林火灾风险隐患。
(四)优化内畅外联交通路网
大力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支庙线升级改造、省道S386线斗山那洲至端芬段改扩建工程,加快实施X541三洞至高龙等一批农村道路提升工程。提升圩镇交通道路环境,对山底圩中粮路、创新路等6条主干道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工业园区和主干道环境风貌,开展龙山工业园至端芬新桥路段环境整治提升工程。
(五)打好水质提升攻坚战
进一步加大饮用水的监测和保护力度,狠抓水源地污染防治,切实改善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状况,升级改造自来水厂设施设备,提升制水工艺水平,确保让群众喝上安全水、卫生水、放心水。
四、服务升级,提升乡镇基层治理水平
(一)加强兜底民生服务保障
低保特困应保尽保,全镇现有低保234户,特困人员331人,发放低保金162.7万元、特困金299.8万元、残疾人各项补贴136万元、高龄津贴81.6万元。打造“双百工程”品牌服务项目,开展资源链接、关爱特群人群等公益服务。
(二)提高综合行政执法能力
积极做好“两法衔接”工作,依法立案处置林业违法用地案件3宗。加快应用“两平台”,推进执法常态化工作,录入行政检查案件共93宗。
(三)做好“信访超市+”服务工作
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行动6次,成功化解社会矛盾纠纷4宗,办结来访来电13次、网上信访33件。创新设置涉旅纠纷调解工作室,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纠纷就地化解。端芬镇荣获江门市第一批禁毒示范镇。
(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
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重点排查有限空间、粉尘涉爆、高空作业等领域,排查企业46家次,发现各类隐患77处,整改完成率100%。排查三小场所224家次,完成隐患整改48处。加大防溺水宣传力度,采取“人防+技防”相结合方式,多方位、多层次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加大摩电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力度,累计排查1500人次,劝导违法行为130余次。
(五)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一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端芬“派”制作技艺、平洲村年俗、台山大米生产习俗入选台山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芬镇妇女儿童之家被评为“广东省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二是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常态化推进包保督导工作,督导完成率走在全市前列。三是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海阳和安村等5条村评为“广东省卫生村”。
(六)持续加强廉政建设
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大构建“线上+线下”纪检信访监督体系,加强对镇村干部履职尽责情况的监督,上半年镇纪委共受理业务内信访举报件5件,共立案2件,党纪处分1人。
(七)持续推动法治建设
积极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高度重视人大政协工作,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依法执行人大决议决定,办理镇人大代表意见建议3件,会办政协提案22件。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完善政务各领域公开制度。同时,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开展工作。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业绩,双拥优抚、档案、保密、统计等工作均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同志们,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委带领下团结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参与端芬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端芬镇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工业发展不平衡,在规模园区、地理位置、用地规模等方面对投资企业的吸引力不足,全镇可统筹资源不够等问题较为突出。二是文旅产业业态有待开发,区域发展短板较为突出,旅游经济带动效应还不够凸显,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配套设施不完善,接待能力不足。三是城乡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仍需加强,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一体化发展任重道远。为此,我们必须直面挑战、勇于担当,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努力开创端芬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2023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第一年,做好下半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江门市委、市政府“1+6+3”工作安排,落实台山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任务,围绕镇委、镇政府中心工作,全力建设强富绿美新端芬,推动全镇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民生保障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增动能,提升经济增长速度
一是保工业稳产增产,坚持支持大企业和扶持中小企业并重的原则,细化安商暖企工作举措,实施“一企一策”,加快中太环保、广海湾湾区联合供水项目建设,做好台山黄茅岗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二是严把招商项目准入门槛,提升工业增加值质量,力争下半年引进1个超亿元项目。三是坚定不移推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加快祥兴钮扣厂、共荣生产线技术改造、乡村振兴示范带三期、凤冠养鸡等项目完成入库。
(二)突亮点,打造高质量文旅特色镇
把“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优化业态布局,丰富产品供给,打造主题突出、交融互动的沉浸式华侨文化、银信文化、红色文化体验之旅,以核心区域辐射带动全镇周边片区文旅升级。加快推进15项文旅农旅项目落地,打造端芬影视基地,活用侨乡建筑,深挖影视文化底蕴,国庆期间计划在梅家大院举办电影文化周活动。加快建设示范带三期工程,提升沿线整体风貌,建设梅家大院泊岸,打造海口埠-梅家大院游船项目。引进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文化研学机构,打造华侨文化研学基地,与汀江书院等研学基地形成联动效应。
(三)补短板,走稳协调发展步子
一是进一步完善梅家大院旅游观光配套设施,建设生态停车场、户外沙滩排球体验场、旅游牌坊、旅游公厕、升级周边道路,深入挖掘侨乡建筑文化,打造梅家大院历史博物馆和灯光秀,提升夜间经济。二是提升海口埠新业态,打造历史文化步行街,积极引入民俗手作、特色小吃、文创销售等业态,提升海口埠码头配套设施,重建海口埠古炮台,强化历史文化体验。三是提高城乡宜居水平,开展莲花坑水厂至龙山工业区段主管网改造工程,全面提升水质。完善城乡交通路网,推进Y358那泰至莲湖等一批道路升级改造工程。
(四)挖潜力,聚焦特色产业发展
一是推动鳗鱼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鳗鲡生态养殖美丽渔场。建设优质丝苗米种植示范区、加工区,培育百万良田、寻皇农舍等品牌,打造“稻米+乡村旅游”产业,提高“端芬大米”品牌知名度。二是推动柠檬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台山市香水柠檬种植示范区”。推进香水柠檬“产购储加销”产业一体化项目建设,盘活利用原三洞学校建设柠檬冷藏保鲜设施项目,成立柠檬产业公司,积极探索发展柠檬深加工产业,辐射带动周边村种植,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三是打造绿化树种植基地,以乡土树种为主,突出乔木栽植,常绿与落叶树种统筹,打造森林乡村、绿美乡村,将隆文片区建设集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生态旅游项目。
同时,继续抓好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综合行政执法、信访维稳、民生保障、扶弱助残、教育、体育、工会、共青团和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
各位代表,扬帆破浪,正当其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镇人民,以学促干强担当、凝心聚力谋发展,全力谱写端芬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24538邮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