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市林业局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放弃
A类
台林函〔2024〕18号
政协深井镇联络组:
关于台山市十四届政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6之二号“关于切实做好红树林保护工作,加大红树林综合利用的建议”收悉,经综合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旅体局,都斛镇、赤溪镇、广海镇、海宴镇、汶村镇、深井镇、北陡镇、川岛镇人民政府等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台山市位于广东省南部偏西沿海,是我省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县级市之一,其中更以红树林最为丰富和最具特色,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台山市红树林总面积759.76(11396亩)公顷,其中镇海湾的红树林连片面积达682.41公顷,占全江门市红树林面积62.9%,是粤港澳大湾区红树林面积最大的县区。
(一)红树林分布、位置及面积。我市红树林主要分布于镇海湾两侧、深井白鹤洲和蟹洲、北陡镇沙湾塘、广海镇的烽火角等地,涉及图斑165个,涉及沿海镇8个。深井镇约327.74公顷,汶村镇约168.41公顷,北陡镇约172.25公顷,海宴镇约19.05公顷,川岛镇约22.06公顷,广海镇约29.32公顷,都斛镇约17.61公顷,赤溪镇约3.32公顷。
(二)红树植物种类及生物量。台山市现有红树林树种11科12属13种,其中真红树植物7科8属9种,半红树植物4科4属4种,主要包括白骨壤、秋茄、木榄、桐花树、老鼠簕、卤蕨、海漆、黄槿、阔苞菊等。如今,黑翅鸢、白鹭、池鹭等珍稀鸟类纷纷来此栖息过冬,每年为4万多只水鸟提供越冬或过境驿站。
二、红树林保护情况
近年来,红树林湿地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台山市委市政府市高度重视红树林保护与建设,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强化红树林修复工作,有力促进红树林湿地的保护建设。
(一)领导重视,落实保护“国宝”责任。一是我市历来高度重视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树林保护修复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17年开始将“湿地保护”纳入市委科级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部门管理,使我市的红树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发展。
二是做实责任“网格”。强化属地责任,充分利用林长制有效手段,保护辖区红树林资源安全;2022-2023年分别成立了《台山市红树林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台山镇海湾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以专班化运作推进项目建设,压实责任。
(二)保护优先,完善制度机制建设。多年来,我市持续完善规范相关法律制度及监督管理制度建设,一是加强部门联动。2021年,建立了海洋自然保护区定期监督检查制度,制定了《台山市自然资源局 台山市林业局与江门海警局台山第一、第二工作站执法协作工作机制》,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自然保护地执法方面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合作工作机制。二是科学规划渔业养殖区。在确保红树林保护的前提下,合理规划渔业养殖区,保障生蚝、青蟹等水产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启动咸围尾水治理工作,目前我市已完成镇海湾海域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项目立项,《台山市海水养殖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后实施;对镇海湾范围内的建设项目选址和落户产业进行严格把关,将项目是否符合生态保护红线内允许有限人为活动的情形、是否有利于镇海湾生态保护和维育作为审查重点,确保项目不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三)多措并举,厚植“绿美”台山底色。一是强化湿地修复。2019年以来,我市持续通过以封滩育林、封滩抚育等技术措施为主,切实推进红树林湿地的生态修复工作,优化生态群落,持续推进红树林修复293.64公顷,同步开展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工作,探索破解红树林营造“空间难”的方向。二是完善湿地生态群落。通过“造、改、封、补”等营造林措施,多措并举,红树林林分质量持续优化、群落保存趋向完整、树种品种持续丰富,从早期的秋茄、桐花树、白骨壤等单一纯林,逐步扩展到现在的11科12属13种。三是落实监视监测。先后聘请有资质的公司每年对我市红树林湿地监测,每年开展鸟类、两栖和爬行类、鱼类、植物调查、水质监测、土壤监测和空气监测等30多次,2021年-2023年累计新增调查记录到66种野生陆生脊椎动物和两栖动物,包括鸟类55种,兽类1种,爬行类5种,两栖类5种。
(四)规划引领,奠定立体“红树林经济”。一是科学规划,强化万亩级示范引领。印发了《江门市镇海湾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规划》,以打造镇海湾红树林生态保育+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示范区为目标,以修复红树林生态湿地保护带为基础,串接各核心片区特色节点,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江门实践典型。二是探索红树林+生态旅游+生态养殖综合发展的“台山模式”。川岛镇计划在上川琴冲村打造红树林近海观光点,发挥海岛生态循环链优势,与原有的4A级景区等联动促进当地经济收入循环;北陡镇结合“一轴三区五特色”的总体规划,将北部的红树林湿地公园片区、中部的紫罗山森林公园片区、南部的滨海休闲度假片区,打造成为各具特色又全域相连的精品示范点;深井镇依托丰富的湿地资源,整合盘皇岛生态旅游、深井碧道一河两岸自然风光和台山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等资源,打造“红色+绿色”红树林生态旅游特色小镇。三是试点耦合养殖,和谐发展。2023年实施红树林生态耦合基地50多亩,打造红树林+生态养殖示范基地,通过林下水产养殖解决红树林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开展碳汇交易,点绿成金。与江门市双碳实验室、中福海峡(福建)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等签订共建协议,积极打造红树林蓝碳保护开发示范基地,探索红树林碳汇交易和碳票方法论研究。
(五)科技赋能,奠定特色生态之路。一是高水平推动国家湿地公园建设。2019年以来,合计投入4000多万元,完善环境整治、绿化提升、设置标识指示、科普宣传小品、湿地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让群众“零距离”欣赏、接触、感受红树林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打造国家级红树林自然教育基地。二是积极作为,推动镇海湾红树林纳入国家EOD模式试点项目,打造宜居宜游,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的镇海湾,通过高水平的追“蓝”逐“绿”,把镇海湾打造成“美美与共”的粤港澳大湾区绿美海湾。三是科技赋能,加强红树林科研合作。通过与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江门“双碳”实验室等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开展项目5个,全面提升镇海湾红树林科研合作水平。
(六)加强宣传,合理开发利用红树林资源。多年来,我市积极开展红树林保护宣传工作。一是宣传教育常态化。自 2019 年以来全方位开展“ 世界湿地日”“ 红树林保护日 ”“爱鸟周”等宣传活动,每年有超过 5000多人次参加,有效地提升社会公众对红树林生态保护的认识。二是宣传教育精准化。开展红树林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宣传活动,通过红树胚轴种植、树苗免费发放,有效提升学生们和群众湿地保护共识,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共建氛围。三是强化自然教育建设。建成湿地学校1个,依托深井镇小江小学建设,将湿地“搬”到校园里,让成长于湿地的学生们真正认识湿地,受教湿地。进一步加强建立湿地公园与社区、学校之间的联系,丰富湿地公园科普宣教活动;建成红树林红树林特色宣教馆1个,展馆以科技展示与人文艺术相结合,展陈标本与环境设计互衬,深入挖掘镇海湾畔的灵秀之美,充分体现湿地公园的推广宣传与科普教育作用。四是宣传方式多样化。2023年,以红树林为主题的26篇稿件被省、市媒体采用报道,传播“台山声音”,逐步引用新媒体提升传播度,联动微信、朋友圈、公交汽车广告等平台,发送朋友圈80多万次,增强了市民群众的参与感、积极性。五是因地制宜,积极推动深井镇盘皇岛白鹤洲红树林生态度假项目、海宴镇青山围仔红树林整治修复工程项目相关建设工作及在海侨湿地公园内开展观鸟长廊建设。六是成立红树林党群服务站。在海宴镇青山社区建立红树林湿地公园党群服务站,由经过培训的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担任红树林湿地公园宣讲员,完善科普展示、教育宣讲、便民服务、志愿打卡等站点功能,日常通过广播、网络、LED屏,广泛开展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卫生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村民爱护环境、保护红树林的责任意识。
台山市林业局
2024年6月24日
联系人:马秀满
联系电话:5555115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24538邮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