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近期,中共台山市委宣传部与台山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一把手”访谈,邀请各镇(街)党(工)委书记、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的主要领导,介绍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思路举措、进展成效和下一步工作谋划等情况。下面推出第四期《广海镇:笃行致远开新篇 砥砺深耕谋发展》。
01、记者:请畅谈一下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
关海建:党的二十大报告思想深邃、高瞻远瞩、继往开来,向我们发出了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的动员令。新起点再起航,目标在前,重任在肩,更需砥砺奋进。我们要坚持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在学深悟透中准确把握报告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在学习中感悟思想的磅礴伟力、信念的不竭动力、奋斗的强大合力,按照党中央的战略擘画,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广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02、记者:接下来,广海镇有哪些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新思路、新举措?
关海建:接下来,广海镇将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主题,聚焦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接续奋斗、担当履职,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耕海洋渔港经济,建设渔业强镇
立足本镇实际谋发展促落实,按照“一核、两翼、六片区”的产业功能布局,加快广海渔港经济区核心广海渔港建设。抓住“海”“渔”“港”特色,谋划推动广海渔港升级改造三期工程,向建造高标准现代化综合性的国家一类渔港奋进。重点打造 80亩的水产交易中心,持续叠加水产品精深加工、渔获物保鲜储藏和冷链物流、水产品集散交易功能,更加彰显广海产业经济特色。加快推进渔港经济区道路配套项目(一期)建设,系统提升广海渔港建设交通便利性、通达性以及渔港管理水平,大力发展“海洋牧场”,推动水产养殖、预制菜产业、休闲渔业与旅游、商业等深度融合,全面建成产业链条完整、业态创新、效益倍增的新型渔港经济区,持续深化渔业渔港强镇建设。
二是完善民生事业建设,彰显民生温度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共建共享格局。落实规划对接,继续谋划推进国道G240、G228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通西部产业带与广海湾工业园区连接,为我镇承载和发展重大项目做好准备;畅通交通路网,加快推动靖安长安村至环城区边村道路改建工程实施,建成后将打通沿镇区外部进入大沙工业区通道,提升城区交通承载力。提升城乡品质,继续开展城区三线整治,完善污水管网建设,持续开展路灯“亮化工程”,打造一批口袋公园、精品公园,为群众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提升群众生活品质,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强化对社会弱势群体救助,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全力维护妇女、儿童、老年人、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提升脱贫人口稳定增收能力。
三是推动产业提质升级,提升经济实力
持续抓好招商引资,积极盘活大沙工业区旁边用地,充分利用融通农业发展公司利好政策,将其纳入园区发展,实现园区扩容;对接湾区产业发展,继续以“腾笼换鸟”方式加快大沙工业园区产业转型升级,按照最新的产业集群布局,精准招商,加快接受深圳、珠海等地产业企业外溢,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海洋精细化工、海洋装备制造、前沿新材料等“高精尖特”产业。发展全域旅游,坚持科学开发,利用广海本地丰富的沙滩资源和礁石奇观、丰厚的海丝、海防和海洋文化遗存,整合海龙湾、石窟诗林、广海渔港等滨海资源,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打造独具特色的滨海旅游产业带;突出亮点,依托广海渔港、海丝史迹考古遗址公园(广海片区)两大项目,深化农渔、文旅产业融合,打造渔港和古镇两大核心商圈;发展“夜间经济”,鼓励食、住、行、游、购、娱等企业推广夜间延时服务,规划地摊经济,扩容夜间消费市场。
新征程时不待我,新使命催人奋进,广海镇将持续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汲取奋进力量,锚定新目标、担当新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力拼搏、勇毅前行,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工作态度谋划推动广海发展新篇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